这暗示已经维持了30多年的以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正接近油尽灯灭之时。
奥巴马总统要让美国成为出口大国,但他们必须能够生产出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才行。把这两个方面加到一起,结果就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尽管一时来势汹汹,却没有、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地就把1929-1933年的大危机真正比下去。
对这场金融危机,比较普遍的倾向,是从早先的估计不足转向对危机估计得过于严重。但是从数据来看,今年前9个月投资对GDP的增长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是4个百分点,出口则是-3.6%;加到一起GDP增长7.7%。放出去这么巨量的货币,譬如比GDP的增长还高出20个百分点的广义货币,绝不会没有后果的。2009年全年过8,现在无人怀疑了。进入专题: 后危机时代 。
这不能不激发出极其巨大的竞争潜力、不能不释放巨量的优势,也不能不带来极其巨大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这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基本面,并不因为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而有根本的改变。权贵资本主义根本不是资本主义。
文革结束,虽然国家在平反冤假错案上总算对人民有了个交待,但是,却并没有从意识形态的根源深处深刻反省为什么人们会沉湎于旁观和参与人作践人的恶劣行径,为什么整个中国都会滔入自虐与互虐的罪孽之海。陶行知对康元制罐厂重视教育极为赞赏,认为康元是一个新时代的工厂,是一个新时代的学校,是教、学、做合一之极则,是创造新中国之途径。厂歌唱道:挺起胸膛,举起两肩膀,爱国救国,责任大家当。月均20元的食物开支其生活质量达到怎样程度呢?笔者根据1980年上海居民凭票供应食品量并参考1980年的上海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再以1933年的物价计算1980年上海居民食品消费费用,得出结果如下:以1933年物价计算1980年每户主要食品消费的价格(每户人口以三十年代平均4.62人计算):米114.4斤,价8.78元(法币,下同)。
这突出表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教育帮助人们安上了向上流动的翅膀。每户年均收入416.51元(300元~500元占57.4%,最低的200元~300元占20.3%),年均支出454.38元(户年均亏空37.87元),年均食物开支241.54元,月均食物开支20元。
1968年我进了工厂当机加工工人,带我的师傅在1949年前是南京路上有名的大丰果品行的学徒。你们清楚地想一下,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不好好想些共存共荣的办法,倒用军队占领我国的土地,屠杀我们的民众。整体而言,他们没有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那么野蛮贪婪。家庭就业人口2.41人,比三十年代少0.35人,如果三十年代工人家庭人口状况如1980年,工人实际生活水平应该更高。
因为在民族资本家眼中,工人是分等级的,技术工人、学徒工、普通熟练工的待遇可以有天壤之别。我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是以落后的、反动的面貌登上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其光辉一面的。资本主义企业精神在促进社会从下向上的流动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天敌
当六十年代忆苦思甜时,大人们都是诉日本入侵之苦,而对受资本家剥削之苦的控诉并不很强烈,只是说当学徒时要早起生煤炉、帮老板娘领孩子等,还认为这是当学徒难免的。为什么九十年代以后的权贵资本主义远不如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时代的资本主义人道?我认为有如下原因:一、权贵资本主义是在中国从来没有清算过皇权社会等级特权影响的情况下孳生的,权贵资本主义其实质就是皇权主义,其思想渊源直接传承皇权文化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专制制度原则(引号内话引自马克思:《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
你们清楚地想一下,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不好好想些共存共荣的办法,倒用军队占领我国的土地,屠杀我们的民众。权贵资本主义根本不是资本主义。
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竺梅先率先捐献出相当于购买一架飞机的巨款。重视职业教育,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企业有了最为直接的人才来源。把追求财富本身作为目的是极应谴责的。因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是农奴主,民族资本家会延长工作时间,会少给工人报酬,但是,他们不会在把工人如此不当人,只有日本侵略以后的纱厂包身工时代,才可能与今天出现的惨烈现象做比较。一些优秀的技术工人,是为老板赚钱的工具,老板反过来求着技术工人的事情,是并不少见的。(1933年物价依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1921~1957)》,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上述一共18.37元。
(资料来源:宁波统战部网站)说这两件离我们七十多年的轶事,是因为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中国还有积极抗日的资本家存在。野蛮落后的包身工制度、养成工制度(养成工指学艺只给吃饭不给工钱,限制人身自由,学艺期满要在工厂继续工作3~4年,工资仅为正式工人一半的那部分工人)、童工制度又与先进的资本主义管理制度并存。
教育纯义务性质,凡本厂工人均可入校,不收学杂费和书籍费。咳,看你们日本会有多少好结果。
这些都造成了严重的劳资矛盾。国货出品,积极求精良。
首先,他们没有基督徒把获利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 把更多地赚钱作为人生的天职的宗教观念。陶行知对康元制罐厂重视教育极为赞赏,认为康元是一个新时代的工厂,是一个新时代的学校,是教、学、做合一之极则,是创造新中国之途径。项松茂亲与日军交涉营救本企业的职工,明知是飞蛾赴火有去难回,但他大义凛然:居高位者致人于危而图自安,我耻之。其实,二十世纪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受过传统文化教育,又受了西方文化影响,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个阶级都为开阔。
而今天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就其本质而言,缺乏的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精神。上海报童、老年报贩、童工女工之多就鉴于此,工人罢工以求得改善生存条件的经济斗争也就一直在进行着。
发挥青年力量,读书进工厂。我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不是以落后的、反动的面貌登上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其光辉一面的。
比较上海计划供应时发放布票的最高标准是每人1丈6尺(一条被里所需布料或一套外衣所需布料)和纺织品专用券3尺的定量,就可知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工人家庭用于穿上的消费,比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穿的消费要宽裕得多,宽裕度近一倍(平均家庭用布十五丈与平均家庭用布8.8丈之比,这还没有将1961年每人仅发布票6尺6寸、1962年每人仅发布票7尺7寸平均进去)。(笔者的前辈就在三、四十年代的康元制罐厂当技术工人多年,此不是虚说)。
整体而言,他们没有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那么野蛮贪婪。上海能在三十年代吸引了国内30%的产业工人,这里,上海工人的生活水准属全国工人最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在中国发生小煤窑事件、血汗工厂事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在这块土地上,中国最高官员在朝廷上被扒了裤子廷杖,就在这块土地上,朱元璋皇帝以流氓无赖的手段来羞辱大臣,就在这块土地上,顶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头衔的国家最高领导被侮辱被批斗,连最高官员都活得没有尊严,小小百姓不被当人看又有什么奇怪?如果我们今天还将黑煤窑事件和深圳血汗工厂事件单纯当作资本主义复辟来批判,说明我们还是没有正视和清算皇权社会遗留下来的等级特权的决心和勇气。独资捐款修建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卢木斋,他从小经历了读书难的苦楚,立愿:有朝一日我有力量的话,一定尽我的力量大办图书馆,让想读书又买不起书的读书人,都能从图书馆借到书看。
叶澄衷办学校,源于有一次他对在河边嬉戏的孩子们关照要注意安全,孩子们反而对他破口大骂,他由此萌发了创办学校教化儿童的想法。权贵资本主义只是中国千年皇权政治制度的变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精神,是鼓励人积极向上的,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这说明上海1926年到1935年的十年间生活物价基本稳定,上海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产业工人是可以维持上海标准的低水平温饱生活的,而33%的工人家庭平均年收入在500元以上,那已经是温饱有余了。
凡有职工的地方,不管哪一个港口,哪一只轮船,哪一只囤船,哪一个车间,都有文化学习班、业务学习班、技术学习班。但是文化大革命彻底毁了千年民间凭良心的道德约束规范,在革命造反的旗号下,违背传统道德的行径都被当作革命行动被默许甚至被推崇,由于文革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危感,每个人都面临随时被揪出来的可能,为了自保,再残忍的行为也都不去加以干涉,领袖的一声要武嘛,更使得对人的摧残达到了空前野蛮残忍。